星期六, 3月 08, 2014

”憤怒“的學習之一~

昨天,
新竹的山上,
“與狼同奔的女人”讀書會中,
這次讀的章節,
對於”憤怒“有一些體會與學習。

這次討論到的議題是“憤怒”。
活動中,
一群女人,連結自己的憤怒,
讓“憤怒”發聲,
那聲音既刺耳又很有力量。
但是當憤怒再往更深底層走,
會發現,往往是有份失落與哀傷,
需要被看見,哀悼與接納。

其中有一個練習是,
說出“自己的憤怒”,
對於自己面對外在,不想要的部分,勇於說“不”

但這群“好女人”
在社會上的適應是很良好,
可以在團體裡,與人和諧的互動。
面對自己“不想要的事情”
很難說”不“
不小心就一肩扛下,
很多情緒往往被壓抑下來。
但接下來常出現的就是委屈。
再來要不是指責,不然就是更多的委屈與討好。

當夥伴幫忙扮演她”不想要的情境“時,
好幾個夥伴,
好生氣好生氣,
卻只能”試圖說他的立場“
身體不停的發抖
但卻沒有適合的語言與足夠的力量
表達自己的憤怒,
要對方停止。

我的夥伴,
雙手發抖的詢問我們,
能否幫忙提供適合的語言,
我忽然想到女兒的語言:”關你屁事!“,”閉嘴“
我提供給她,
當她一再罵出這句時,
他的身體慢慢不再發抖,
而他想說的話,也就可以跟著說出來。
而扮演他的情境的我們,
也就被震攝住,真的停住,
她描述,
當下,她整個人身體越來越熱,
但她當下感受到自己雙腳可以站穩,
而她也就可以清楚的畫下他不想讓別人跨過的界限。

這個分享,
讓我對於女兒的這個語言,
有一些新的觀點。
原來,
這句話是這麼有power的!

過往,我聽到女兒說”關你屁事!“,或”閉嘴“時,
總覺得好刺耳。
好希望她可以換一個話語說。
或是,很快想跟他談,
這句話並無法讓別人(我)理解她想要什麼,
她當下或許怎麼說,別人比較可以理解她要什麼。
但我思考,是否,
在急著教他”好好說話“,“溝通”的同時,
若沒有先接納住“憤怒”,
很有可能成為另一種”壓抑“
ㄧ不小心,
會先壓抑了他情緒的自我保護功能:拒絕別人跨到,或侵犯他的界限?
而似乎像這些大人一般,也失去可以堅定的拒絕“別人侵犯到自己的界限”,或“捍衛自己的能力”?

想到之前共學團的媽媽分享到
看見孩子“很強悍”的捍衛自己的東西,
或是孩子”很兇“的拒絕別人,
心理總會覺得很不舒服,
忍不住想要教孩子“可以好好地說”,”好好的溝通“,
不需要這麼兇,
或是”動手推“
但小孩還是好想大聲對對方喊,
小孩還是很想把自己的東西搶回來,
小孩還是很想要把別人推開,甚至打退對方。
大人面對這個狀況
很容易感到生氣。
或是很容易跳到”提醒可以換一個表達方式“
好奇
很在乎這個時刻的大人,
自己與”憤怒“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自己是否可以接納自己”憤怒“,“對別人表達自己的界限”,與”拒絕別人“?

這些思考
並不是我就要孩子會說”關你屁事“,”閉嘴“,
而是,
我對於這幾話,
不再那麼容易感到刺耳,
反而覺得有要珍惜的部分。
珍惜的部分是
這象徵:她的自我保護的力量是很強的。

但是,
停留在“憤怒的話語”,
只能畫下界限,
沒有讓對方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而也沒有真的理解到對方想要什麼,
彼此的關係,與溝通就難以繼續。
此外,憤怒,對自己或關係有時也是很具衝撞力的。
想要和女兒分享到這個層次,

有了這個理解,
有一個假想是
或許可以更有助於我可以“接納”她當下的”憤怒“
而能平靜的陪著他的憤怒過去,
當她慢慢恢復平靜,
在回頭“好奇”剛剛的狀態,
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可以如何表達,
彼此的對話才有機會可能開始~

但或許這都得先從大人”允許自己的憤怒“,”接納自己的憤怒“,“接納自己是可以表達自己的”開始~

星期二, 2月 04, 2014

”對自己大爆炸“之細細書寫與看見~

好奇今天早上的自己怎麼了?

吃完早餐,
提到中午要下廚的醬油沒了,
和小孩提,吃完飯,要去買醬油。
出乎意外的,小孩同意我單獨一人出門買醬油,
而他們兩人要呆在家中。
平時,當小孩在家中,
即使我要到頂樓晒衣服,
他們也都會要求想要跟

因此,今日他們的“放手”
讓我大吃驚,也很開心。
“終於可以單獨一個人出門”。
這開心裡,
有一種可以依著自己的節奏的自在。

我請他們吃完早餐,
先收拾完再開始玩
他們也都同意。且提醒我早點回家。

出門買了醬油,
愉快地回家,
開門時,
發現小孩把門鎖着,

接下來
聽見屋內砰砰砰快跑,及碗盤的聲音
猜想他們現在才在收拾。
而他們似乎在我進門前,
要快速完成這件事。

當進去時,
果然,看到蹦蹦跳的小孩竊竊笑着。
看著被匆匆洗過的碗盤,
上面還有早餐的殘渣,

“又要我來收尾嗎?”
這念頭一起,
委屈,生氣的情緒浮現,
拿起碗盤,“砰砰砰”地清洗。

小孩趕來說:“我洗過了啊!”
我生氣的說:“這還很髒啊!”
小孩說:”你放著,我自己來洗乾淨啊“
當下心裡有個小聲音:“對ㄟ!他們沒洗乾淨,就再洗乾淨就好啦~我幹嘛要把這當成我的責任?”
當下,把碗盤有點“用力”放下,交給小孩處理。

察覺自己還有生氣未散,
很想要指責人,
繼續和女兒說:”你們都已經說好吃完要收,為什麼,聽見我回來,才開始收?看見這樣,我感覺很不好,很難受。我們討論過,你們希望我給信任,那你們自己也要做到這件事啊!“

察覺到自己開始在講氣話,
也察覺到自己在氣頭上,有點不知所云的在說著道理。
但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小孩當下只會接收到我的情緒,
但搞不清楚我要什麼。
當下,我到底要什麼,自己都還不太知道。
因此,決定喊停。
跟孩子說:”我現在在說氣話了,我決定暫時先不說話,我要照顧自己一下。等我平靜一點後再聊“。

中午,吃飯時,
我問小孩:”我很好奇,看起來,你們沒有想要吃完早餐就收拾,想要先玩,是嗎?那你們是想要什麼?“
可絜說:”我們希望可以多一點彈性。“
可恩說:”“是啊!只有”吃完飯收拾完再玩,那就只有“好”或”不好“兩種選擇,我們想要再多一點選項。“
我說:”那你們當下為什麼要先答應?“
可恩笑著說:“當下沒有想要理你~”
我說:”那這樣我怎麼知道你真的要什麼?“
可恩嘿嘿笑兩聲。
我說:”我期待你們真的要什麼,就提出來討論嘛!不然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你們繼續討論ㄟ。“
小孩們說:”好啦!“

即使這樣聊過,
到了下午,我還是持續有隱約的不舒服感。
也看見自己似乎有個”委屈“的心情,
平常可以接納的小事,
似乎都變成”大事“。

小吵幾次,
好奇
“看起來都談過了,怎麼心裡還有些不舒服之處?那是什麼?”
“自己到底怎麼了?”
”自己到底要什麼?“
“為什麼這麼有情緒?”
”被觸動的是什麼?“
“自己的內在冰山到底發生什麼事?”
看來內在有個區塊沒有被看到,卡住了。
知道在這樣繼續下去,
這情緒會透過很多小事借題發洩出來,
決定,為自己空下一個時段,好好來看看這個卡住的部分。

我察覺到這之中有一些委屈的情緒。
是期待小孩對我們之間承諾的看重?
是期待小孩順服我?
這期待的背後,我是想要什麼?
當小孩做到我們之間的約定,
我會得到什麼?
我會得到,”休息“,“輕鬆”,被”看重”,“被在意“,”被愛“,”我是好媽媽“

(看來似乎我有一個觀點是:我似乎會拿小孩的行為表現,來衡量我的”價值“)

但為何我如此看重小孩說到但沒有做到我們之間的約定?
在走深一些,
我似乎看見我有一個深層的害怕
”當在關係裡,對方開始說不真實的話,意味著對方要背棄我?“

當思考到這裡,
看見在這觀點之下,
對小孩的不合理期待,但又要不到的當下,
原來是害怕”對方的背離。“
看見這樣的自己,其實是有點孤單。
當對自己的理解到此,
感覺到心中卡卡的部分,似乎開始鬆開,有些感覺可以流動,
是了,就是這個了~
原來想被看見的是“孤單”與“要不到的哀傷”啊~

清楚地看見
這勾動有屬於自己過往在結束的關係裡的體會。
這份失落讓我自己在接觸到”對方說到是否要做到“的議題時,很容易又陷落。
我的觀點:
期待是我自己的,
”失落“也是我的
要自己呵護與照顧。
不是小孩該負的責任。
這時可以幫助我在察覺情緒時,可以喊停。

當看見時,
就可以接納了,
”是的,孤單,我看見你了“
”是的,哀傷,我看見你了“
當接納了,就可以有方法給自己愛與呵護。
而當呵護了自己,
就可以給出對孩子的理解
也就好奇小孩們當下在想什麼,如何在做決定


傍晚,我問妹妹:”我很好奇,當你們也同意這樣做,而我走出門時,你在想什麼?“
妹妹說:”我有想到要吃完就收,但是又忽然很想要玩。想說玩到一半再來收,但是玩著玩著,就忘了。當你回來,我才想起來還有碗還沒洗,於是就趕快去洗。“
(說到自己後來如何匆忙洗碗,還邊說邊笑哩~)

晚上,
我和姐姐一起洗澡時,
我問姐姐同樣的問題,

姐姐說:“我本來覺得可以吃完洗,但是吃完,忽然想先寫寒假作業,想說寫完再來洗,結果就忘記了。”

我問:“那我很好奇,你們說想要有彈性,但看起來,你們本來都覺得可以洗,只是忽然想先寫寒假作業,那如果可以重新討論一次,你們希望增加的彈性是什麼。而且你門都說你門真的都忘記了。因為我的想法是,如果吃完就洗,這件事比較不容易忘記,也不用寫寒假作業到一半,或是玩到一半,還要停下來。這樣不會覺得被打斷嗎?”

姐姐:“我不會覺得啊!我覺得可以休息一下再洗啊!我可以先寫在寒假作業,第二頁找個空處寫下來:要洗碗。當我看到時,就會記得啊!”
(咦~這方法好像也可行~)

我又問:“但是,剛吃完早餐,桌上不是黏黏的,不會黏到寒假作業?”
姐姐:“所以,我有用抹布先擦一下”
我說:“所以看起來你需要用抹布擦乾淨桌子,也已經用抹布擦了。那為什麼不要一次擦乾淨,再寫。這樣不是要擦兩次?“
姐姐:“ㄟ~對ㄟ~。”
一會兒,
姐姐又跟我說下午我誤會他的一些事情。
我也跟他道歉,坦誠因為我沒有處理好早上自己的情緒,
所以下午發生這件事時,我就說出那些話。
我說:”對不起“
姐姐說:”沒關係,我原諒你“


後來,
換妹妹進來洗澡,
妹妹說:”我有聽到你們的討論。我想下次,我會試試看吃完就洗。因為也不知道要玩到什麼時候要停下來。所以,下次,我會試著提醒自己,吃完就先洗,再玩。”
我說:”但是你本來是有想要洗的啊,只是忽然又想玩了。那下次如果又忽然想玩,怎麼辦?”
妹妹想一想:“我就試試看提醒自己”

一早的衝突,
終於,
在晚上,
因為我先安頓好自己,
在可以給出開放,接納,好奇彼此狀態的情況下
彼此
又再一次,和好了。

而吃完是否要馬上清洗收拾,
似乎有了定論,
也好像沒有定論。
在這件事,
我們彼此多了很多對自己和彼此狀態的理解,
而在這件事情上,
下次再發生時,
也多了一些可能的“選項”與“彈性”




















星期一, 2月 03, 2014

一個夢~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關係~

在2013年年尾,
做了一個夢

在夢裡我又結婚了,
嫁給一個嚴肅,不太笑,有點木訥的人
但生活似乎是可以安穩的。

睡前
我要先安穩小孩
才要去“享受婚姻生活”

結果當我打開孩子的房門
裡頭不只是一個小孩,
有我的兩個小孩,
還有好幾個小孩。

因此,在這幾個小孩之間周旋着,
忙碌著,
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快看不見了,
也更別說回房去享受性愛。

當醒來時,
忽然很慶幸,
幸好,
我是一個人,
我只有兩個小孩。

在夢境之後,
覺察到安定,性愛的需要,
似乎很容易捕獲我,
但是有些重要的東西,
是這兩個都不能換的。

真實生活裡對兩個寶貝的愛與相處,
我的自主與自由
我的豐富內在
我不需要去迎合某個人或某個關係,
而犧牲自己的需要。

經過這個夢境,
我似乎更知道,
我想要的關係是
彼此是對等的兩個人,
互敬互重,彼此相愛,
可以看見與珍惜彼此的“真實內在”
這樣的關係,
似乎是我更嚮往的~



星期六, 10月 19, 2013

鋼琴師與她的情人~生命的振動與起舞

今晚,
看了“鋼琴師與她的情人”
很被深深地觸動。
很能跟著這首翩翩起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u8LXNS16A&list=PLD0CB8CE48829E989

理解了”與狼同奔的女人“第四章節
對艾達而言,
背負著單親女性,
裹着一層又一層傳統與衣物之下,
有一個她內在豐富的世界。
鋼琴是連結她內在生命力與深層渴望的通道。

鋼琴對他而言,
是何其重要的東西
也是她女性野性的內在得以伸展的天堂

那些土著,
及不在意,甚至要她犧牲重要東西的新丈夫
是他生命裡的陌生怪客,
也是企圖扼殺她內在的藍鬍子

但森林裡,
充滿泥濘,
茅草屋
這在裡頭的男人
渴望與她聯結
願意尊重她的內在途徑
願意呵護她的鋼琴
也因此
得以通往艾達的內心

當新丈夫砍去艾達的手指
以為在也無法彈琴的艾達
內在的一部分也隨之死去,
有一個死亡的趨力
讓她企圖與鋼琴一起死去
但是內在生的驅力也驅使她選擇活著
而她內在過往的另一部分(鞋子)
也跟著鋼琴一起死去
生而死而生
她又重生了~

看完這部
很被片中慾望的動力驅使,
和自己連結,
但連結至深處時,
是很大的哀傷浮起
失落內在的珍寶,
沒有這樣的野性男人願意呵護,視為珍寶
也在哀悼過往誤以為被呵護內在的關係
但深層的哭泣
真實是
過往的婚姻裡,
其實對方並沒有
視我這樣野性的內在為珍寶
而發現自己,似乎也不是很敢捍衛這靈性的區塊

所以若我是曼那威,
我,要先愛這個野性,連我都還“很生”的野性內在
如何愛她,如何記住她的名字,而不被沿路的美食,肉豆蔻,慾望的牽絆
而能與她連結

先有覺察,
是很大的幫忙與看見